(一)低線城市成為新的消費者引擎
跨境電商平臺成功吸引低線城市中的成熟消費者。
阿里巴巴近期一項調查顯示,3G產品(包括電腦、通訊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在低線市場的銷量已反超一二線市場。低線城市盛行“熱銷產品”,因為他們有“隨大流”、“趕潮流”的心態。此外,低線地區穩定悠閑的生活方式,也帶動了娛樂、教育和旅游需求的增長。
隨著中國積極推動國內消費,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得益于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電子商務和社交商務將繼續充當低線城市零售商的增長催化劑。
(二)數字平臺日新月異,吸引熱衷數字技術的中國消費者
直播近年來名聲大噪,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銷、交流和在線賣貨方式。
據估計,直播節目將為淘寶帶來人民幣5000億元,約折合714億美元的交易額。直播已將零售娛樂帶到了新的高度,并令零售商嘗到了供應鏈效率及現金周轉率的甜頭。同時,直播還為各大品牌帶來更好的客戶響應、持續關注以及更高的轉換率。零售商應將社交媒體能力嵌入自身組織中。
(三)供應鏈重組及C2M模式的興起
當前的危機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并凸顯出供應鏈過度依賴于單一市場或地理位置時的弊端。
隨著制造過程更為數字化,一些企業已開始在客戶驅動需求的影響下開展更高效和更大規模的生產模式,或稱C2M(客戶對工廠)模式。數字平臺的變革絕非僅局限于虛擬商業世界,如果沒有與實體供應鏈進行更好的整合,這一變革過程將是不完整的。
C2M這一相對新的領域雖然目前只占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小部分,但它顯然是用于應對需求預測,產品定制,存貨管理方面挑戰的可行模式,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采用,可能成為電子商務中一股新的驅動力。
(四)后疫情時代線上消費遷移已勢不可擋
疫情引起了各類消費者從線下到線上的大量轉移。給線上消費帶來了新的領域。包括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電子競技以及其他宅家活動。
(五)網絡新生代發掘的新機遇
網絡新生代占中國人口的25%,而整體消費增長的60%得益于這一群體。
網絡新生代是指1996年之后出生的年輕一代,這一代人手上有大把可支配現金,工作之余有更多閑暇的時間,對未來充滿希望,對消費不帶猶豫。阿里巴巴數據顯示,天貓和淘寶快銷品最快的人均消費增長亦來自這一群體。試圖吸引該等新一代消費者的零售商,一方面必須以更加明智的方式對待新一代所看重的除價格標簽之外的諸多屬性,比如款式,便利性和功能性等等。
(六)不同品類的支出模式的趨異性:奢侈品與必需品
一般消費有望回升,但不同類別的支出規模差異很大。
(七)尋求回歸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在面臨挑戰和不確定性時,中國消費者更傾向于“感覺良好因素”。
中國的消費者處于健康原因正在改變飲食習慣。大多數人還會抽出時間進行鍛煉和保健活動。越來越關注身體健康和健身(90%),飲食(89%),心理健康(87%)和醫療需求(85%)。
隨著消費者對關注自己和地球越來越感興趣,他們開始傾向于能夠令自己的生活更簡單,更輕松且對環境更加友好的生活模式。
零售商應該意識到消費者對健康和福祉的關注,應該重新審視并重建一種更直接,真誠和貼心的關系,與消費者進行更深層次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