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紡織服裝行業公平貿易工作站四季度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3-12-26 作者:admin 瀏覽:8247次

2023年以來,受高通脹、高庫存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持續處于疲弱態勢。在全球供應鏈加速調整、國際市場需求收縮、國內消費增長動力不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外貿運行總體平穩,服裝出口延緩回暖態勢,從去年的出口高峰向疫情前規模回歸趨勢明顯。但企業仍需保持清醒和穩定,不能盲目樂觀,外貿發展形勢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和不均衡因素。

一、綜合預警數據分析

三季度以來,我國經濟整體恢復向好,穩外貿穩訂單政策有效落實,中外人員往來日趨便利。海外主要發達市場需求逐步恢復,與新興市場共同推動我紡織服裝出口實現回穩。

1、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情況

據中國海關統計, 2023年1-11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685.6億美元,下降8.9%,其中紡織品出口1233.6億美元,下降9.2%,服裝出口1452億美元,下降8.6%。11月,紡織服裝出口236.6億美元,下降1.8%,環比增長3%,其中紡織品出口111.2億美元,下降0.5%,環比增長3.8%,服裝出口125.5億美元,下降3%,環比增長2.4%。

?下半年出口走勢明顯放緩

在外需走低、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加速調整的大背景下,我國服裝出口規模在經歷了疫情三年的增長紅利期后,今年下半年加速向疫情前出口規模回歸。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出口累計同比下降6.1%,但仍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17.6%,總體保持較高的歷史水平。下半年以來,紡織服裝出口進一步放緩,7-10月,同比降幅擴大到12%,且比2019年同期僅增長1.5%。尤其是10月當月出口甚至比2019年同期微降0.7%,進一步預示著疫情紅利的正式終結。

?對“一帶一路“市場出口逆勢增長

1-10月,我國對西方發達經濟體(美加歐日澳新)出口服裝773.3億美元,同比下降15.3%;占比57.9%,同比減少4.5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285.5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占比21.4%,同比減少1.3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225.3億美元,同比下降21.5%;占比16.9%,同比減少2.7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108.5億美元,同比下降13.3%;占比8.1%,同比減少0.5個百分點。今年下半年以來,對東盟出口持續負增長,單月出口降幅成擴大趨勢,10月單月對東盟出口大幅下降30.6%。1-10月對東盟累計出口124.9億美元,同比下降1.4%,占比9.4%,同比增加0.7個百分點。

從主要區域市場來看,1-10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383.4億美元,同比增長3.1%。對RCEP成員國出口339.6億美元,同比下降6%。對中東海合會六國出口44.7億美元,同比下降7.1%。對拉丁美洲出口74.2億美元,同比下降7.3%。對非洲出口73.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5.7%。對中亞五國出口108.6億美元,增長17.6%,其中對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出口分別大幅增長70.8%和45.2%。

從主要單一國別市場來看,1-10月,對俄羅斯出口35.5億美元,增長17.7%;對韓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分別出口56、44.8、41.4、21.2億美元,分別下降0.8%、4.8%、18.8%和22.8%。

從10月當月出口情況來看,我對美國服裝出口25.7億美元,同比增長6.6%,連續兩個月正增長。顯示美國去庫存已近尾聲,疊加去年基數較低,我對美出口開始呈現企穩跡象。對歐盟出口17.3億美元,同比下降15.9%,對日本出口10.4億美元,大幅下降31.7%。

?中國占發達國家市場份額繼續下滑

“去中國化”趨勢從美國開始向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市場蔓延,導致今年我國服裝占主要發達國家市場份額下滑加速。1-9月,中國占美國服裝進口份額為22.8%,同比減少1.6個百分點;占歐盟份額為27.9%,減少2.1個百分點;占日本份額為51.6%,減少3.5個百分點;占英國份額為24.1%,減少2.1個百分點;占澳大利亞份額為58.7%,減少3.1個百分點;占加拿大份額為30.6%,減少1.4個百分點。發達國家市場中,僅在韓國、瑞士市場份額有所增長,占韓國份額為33.3%,增加0.5個百分點;占瑞士進口份額為25.9%,微增0.1個百分點。

?棉制服裝出口持續下降,主要品類出口不同幅度下降

美國“涉疆法案”實施已一年多,我國棉制產品對主要發達市場出口持續大幅下降。1-10月,我國棉制針織服裝出口206.1億美元,同比下降18%;棉制梭織服裝出口169.8億美元,同比下降6.8%。棉制針織、梭織服裝對美國出口分別下降24.7%和19.2%,對歐盟分別下降30.9%和20.7%,對日本分別下降25.5%和23.5%。化纖服裝已經成為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產品,出口金額是棉制服裝近2倍,且降幅低于棉制服裝。1-10月,化纖針織服裝出口314.9億美元,同比下降4.6%;化纖梭織服裝出口334億美元,同比下降7.8%。

1-10月,主要服裝出口品類中,除圍巾/領帶/手帕出口增長9.2%,其他服裝品類出口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大衣/防寒服、毛衫、內衣/睡衣、運動服、嬰兒服裝出口均雙位數下降,降幅分別為17.7%、11.8%、9.6%、14.2%和22.1%。

2、國際市場情況

?發達市場進口持續下降

美國、歐盟服裝進口持續低迷,同比均雙位數下降。1-9月,美國進口服裝697.3億美元,同比降幅高達24%。歐盟進口服裝726.4億美元,同比下降13.6%。日本進口服裝193.9億美元,同比下降3.1%。英國進口服裝162.1億美元,同比下降14%。韓國進口服裝97.4億美元,同比下降1.3%。澳大利亞進口服裝65.2億美元,同比下降10.1%。加拿大進口服裝91.1億美元,同比下降10.8%。主要發達市場中,僅瑞士進口服裝有小幅增長,進口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

?越南出口初現好轉

受國際主要消費市場需求不振影響,主要服裝供應國出口普遍不理想。2023年前三個季度是越南紡織服裝行業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盡管最近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速度非常緩慢,甚至停滯,特別是服裝領域。截至10月底,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超330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12.45%(10月份情況較為樂觀,出口額超32億美元,較9月份增長5.28%,較去年同期增長2.96%)。1-9月,土耳其服裝出口144.2億美元,下降4.5%;印度服裝出口119億美元,下降13.5%;印尼服裝出口64.5億美元,下降18.7%。

二、貿易救濟案件跟蹤

近年來,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的影響,各國對國內產業保護力度加強,貿易救濟調查力度呈加大之勢。

截至2023年12月份,全球對我貿易救濟案件,總計85起,其中,排名前三的申訴國家/地區分別為印度,21起,美國,12起,歐盟,9起。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制品工業,21起,金屬制品工業,16起,非金屬制品工業,6起。

 在日趨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貿易救濟調查頻發給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帶來諸多困擾。截至10月底,我紡織行業共遭遇國外發動的6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數量與去年同期略有增長。分別為印度尼西亞、韓國2個國家發起的反傾銷、反規避和保障措施調查,涉及棉紗線、棉織物、人造長絲機織物、人造長絲紗線、合成纖維長絲紗線、聚酯紗線的紡織品等產品(案件詳情及進展見下表)。從以往案件看,紡織服裝貿易救濟案件涉案金額多在數千萬美元。

企業應訴與否對后續的出口影響十分明顯,企業應積極參加行業抗辯和自身抗辯,增加勝算可能。面對貿易救濟調查,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傾銷或補貼抗辯(從單個企業角度證明產品出口價格并未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出口價格進入目標市場)和行業無損害抗辯(從行業角度證明調查國國內產業不存在損害,或者進口產品與其國內產業損害或損害威脅之間無因果關系等)進行應訴。其中,企業單獨傾銷抗辯通常會取得單獨稅率。企業可以通過聯合進口國下游進口商形成同盟,利用好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向進口國決策部門施加壓力。

企業要掌握世貿組織規則,共享各種資源,建立信息預警機制,在貿易爭端發生之前、發生之際盡快提出各種可能的預處理方案

三、未來趨勢展望

展望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具有以下積極因素:一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步伐不斷加大,穩經濟、穩外貿政策加速落地將為紡織服裝出口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近期中美兩國高層交流和互動頻繁,對于雙方有效管控分歧,防止雙邊關系繼續滑落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兩國企業和市場帶來信心,有助于企業穩住老市場、老客戶。三是“一帶一路”八項舉措的出臺和落實將為出口市場多元化提供強大動力,有助于企業開拓新市場,開發新客戶。四是傳統市場,尤其美國市場經濟仍具韌性,核心通脹壓力減輕,非耐用品持續去庫存,進口需求有所恢復。

      但影響下階段出口增長的不利因素仍應引起重視,主要體現在:一是全球經濟明顯衰退、外需大幅下滑;二是“去中國化”等經貿摩擦加劇,產業轉移加速;三是匯率不穩定,貿易風險增大;四是外部局勢不穩定,俄烏戰爭尚無停戰跡象,巴以沖突加劇市場對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航運安全的擔憂;五是全球化逆流下供應鏈、價值鏈重構的不確定性。從主要市場來看,美國服裝庫存消化進入尾聲,進口有望回升;歐盟、日本市場復蘇希望渺茫;中亞、俄羅斯由于去年基數較高,市場空間有限,增長勢頭將有所放緩。雖然去年四季度服裝出口基數相對較低,但面對多重壓力,服裝出口仍不樂觀。

四、風險應對措施

    外界環境變化多端,企業仍需密切關注海外市場的變化,多方了解并努力掌握國內、國際形勢和市場動態,抓住機遇,規避貿易風險,具體建議如下:

1、密切關注海外風險變化,嚴格按照進口國的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安全出口,將出口服裝的風險降到最低。

2、加強危機意識,不斷健全產品出口的監測預警機制,密切關注出口市場有效信息,提高對貿易摩擦的預見能力。

3、積極利用保險、擔保、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減低企業自身風險壓力。

4、做好內控管理,保證現金流。同時細化基礎管理,優化內部流程,開源節流,提高生產效率,升級管理運營模式,提升企業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5、著力多途徑挖掘內外市場空間,有效整合產業鏈資源,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高價值環節遷移,將產業鏈低價值環節遷移至成本更低的國家,加強供應鏈的開發與管理,做好一站式服務。

6、加強原創設計與面輔料應用方面的創新與應用,注重先進技術、流行趨勢、多元文化、跨界融合等在產品設計的融合體現,滿足健康功能、自然舒適、時尚創意、環境友好等不斷升級的新消費需求。用“工匠精神”做好產品,從設計、選材料、選工藝開始把產品做好。

7、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服裝業務發展模式,激活消費潛力;向跨境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同時要重點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動行業向中高端升級。

8、用好RCEP規則和國際通行規則,有效利用RCEP規則拓展國際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缙云县| 聊城市| 平武县| 阿图什市| 汕头市| 龙南县| 泽普县| 花垣县| 松原市| 碌曲县| 新化县| 建平县| 威远县| 合水县| 丰城市| 肃北| 耿马| 临泽县| 义乌市| 泗水县| 汉川市| 乳源| 从化市| 合山市| 淮阳县| 张北县| 墨竹工卡县| 浦北县| 萨嘎县| 临高县| 吉木乃县| 北票市| 徐汇区| 池州市| 济源市| 团风县| 丹江口市| 漳平市| 漳浦县|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