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府 2 月 17 日發布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4 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微增 0.1%,與 2023 年 1.5% 的增速相比,顯著下滑。這一數據反映出日本經濟復蘇之路依舊崎嶇,需求不足問題愈發凸顯,嚴重制約經濟進一步發展。
數據顯示,日本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 內需,表現疲軟。盡管民間企業設備投資增長 1.2%,公共需求增長 0.5%,但由于物價漲幅遠超工資漲幅,民眾實際收入縮水,占日本經濟比重超半數的個人消費下降 0.1%,出現四年來首次負增長,民間住宅投資也下降了 2.3%。外需方面,由于進口額大于出口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 0.1 個百分點,2024 年日本貨物及服務出口增長 1.0%,進口卻增長 1.3% 。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指出,雖然 2024 年日本經濟勉強維持正增長,但考慮到實際收入下降、物價上漲等因素,統計部門后續公布的二次統計報告中,相關數據或有下調可能。
近年來,日元持續走軟,極大削弱了日本的國際購買力,導致能源、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日本總務省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12 月,日本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已連續 40 個月同比上升。但這種通脹并非源于經濟繁榮、需求旺盛,而是成本推動型的 “壞通脹”。在此情形下,日本居民實際收入持續下降,截至 2024 年,實際工資水平已連續 3 年下滑。
實際收入降低給日本經濟帶來連鎖反應。家庭實際支出不斷減少,食品開支在消費開支中的占比持續攀升。日本連鎖店協會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超市銷售額雖比上年增長 2.7%,連續 5 年保持增長,但背后主要驅動力是漲價。總務省家庭經濟調查顯示,2024 年日本 “恩格爾系數” 達到 28.3%,為 1981 年以來最高水平。成本上升與消費需求不足,使得廣大中小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進而引發人才流失、大幅虧損,甚至集中倒閉。日本民間企業信譽調查機構東京商工調查所數據顯示,2024 年日本企業破產數量達 10006 家,較上年增加 15.1%,創下 2013 年以來新高,其中中小企業占比高達 10004 家。
為破解需求不足難題,日本政府今年著手推動企業加薪,試圖扭轉實際工資負增長局面。然而,日本經濟面臨的困境遠不止于此,勞動力減少、財政負擔加重、產業升級緩慢、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依舊突出。此外,日本中央銀行若為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再度加息,中小企業運營將承受更大壓力。
日本經濟不僅受困于內需不足的 “內憂”,外部不確定性也如高懸之劍。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美國政府若對主要貿易伙伴額外征收關稅,美國經濟或下滑,進而拖累日本經濟復蘇步伐。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所有輸美鋼鋁加征 25% 關稅,隨后又提及對進口汽車征收關稅,這讓嚴重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