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 2025 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針對備受關注的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問題,盛來運副局長作出重要回應,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
下半年經濟穩定增長有支撐
盛來運表示,盡管下半年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內部面臨結構調整壓力,但綜合判斷,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具備有力支撐。
上半年經濟穩中有進,GDP 增長 5.3%,展示出強大的抗壓能力和韌性,為完成全年目標奠定了扎實基礎。多年的高質量發展積累了新動能,推動經濟再平衡,提升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生產端看,服務業轉型成效顯著,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 59.1% ,對 GDP 增長貢獻率超 60%。服務業景氣指數連續數月保持在 50% 以上的擴張區間,發展勢頭良好。
需求端方面,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 “壓艙石” 和主動力,上半年市場活躍,下半年在政策推動下將延續良好態勢。出口貿易展現出韌性,我國構建多元化貿易格局,降低對單一國家的貿易依存度,上半年進出口增長 2.9%。新動能持續成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也將為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今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揮了托底作用,相關部門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且政策 “工具箱” 豐富,將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基于這些支撐因素,眾多國際機構和投行對中國經濟下半年走勢持樂觀預期,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消費政策持續加力,樂觀預期下半年消費
2025 年上半年,消費市場表現亮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24.55 萬億元,同比增長 5%,二季度增長 5.4%,比一季度加快 0.8 個百分點,逐季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52%,有力支撐了上半年 GDP 增長。
上半年消費呈現出多個顯著特點:服務消費加快,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 5.3%,占比提升;假日消費拉動作用增強,相關文體休閑、交通出行服務消費兩位數增長;部分升級類消費增速加快,體育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 22.2% 和 11.3%;綠色消費漸成風尚,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智能家電消費增長較快;“中國游”“中國購” 升溫,免簽政策帶動外國游客增加,“五一”“端午” 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次同比分別增長 72.7%、59.4%;新消費模式和業態不斷涌現。
上半年消費市場的活躍得益于擴內需、促消費政策,這種良好態勢在下半年將持續。目前,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已陸續出臺,各地也將繼續跟進。我國正處于消費結構升級關鍵階段,人均 GDP 連續兩年穩定在 1.3 萬美元以上,文化旅游、醫療健康、養老等消費潛力巨大。14 億多人口的市場規模優勢明顯,城鄉消費差距也為消費增長提供了空間。當然,促進消費持續健康發展,還需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中央和地方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下半年價格將低位溫和回升
6 月份居民消費價格走勢出現積極變化,CPI 同比上漲 0.1%,結束連續數月 -0.1% 的局面,核心 CPI 同比上漲 0.7%,創去年以來新高。這顯示出擴內需、促價格合理回升措施已初見成效。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下降主要受食品和能源價格影響,兩者合計下拉 CPI 約 0.4 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 CPI 呈現結構性上漲。當前價格低位運行具有階段性特征,與國內外宏觀形勢、我國發展階段以及外部環境變化有關。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傳統動能調整使部分產品價格下降,新動能成長推動高科技產品價格上升,但目前新動能還難以完全對沖傳統動能調整的壓力。不過,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政策的持續發力,預計下半年價格將呈現低位溫和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