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季度服裝行業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3-01-12 作者:admin 瀏覽:9190次

      2022年,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通脹持續處于高位,全球主要市場持續疲軟。我國作為紡織大國,服裝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穩固,產業鏈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出口優勢依然穩固。

      一、前11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8.6% 我國外貿展現強勁韌性

      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8.3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外貿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其中出口21.8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進口16.5萬億元,同比增長4.6%。貿易順差5.34萬億元,擴大42.8%。

      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78萬億美元,增長5.9%。其中,出口3.29萬億美元,增長9.1%;進口2.49萬億美元,增長2%;貿易順差8020.4億美元,擴大39%。

       2022年我國的外貿進出口具體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是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前11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4.47萬億元,增長12.4%,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速達17.2%;加工貿易出口增長3%。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4.77萬億元,增長8.4%。

      二是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穩定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更快。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前11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9萬億元,增長15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4%。歐盟、美國、韓國分別為我國第二至第四大貿易伙伴,貿易總值分別為5.17萬億元、4.62萬億元、2.22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4.8%、4.7%。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計進出口12.54萬億元,增長20.4%。其中,出口7.13萬億元,增長21%;進口5.41萬億元,增長19.7%。

      三是外貿經營主體活力有效激發,民營企業進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作為外貿主要市場主體,民營企業前11個月進出口19.41萬億元,增長13.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7萬億元,下降0.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3.1%。國有企業進出口6.15萬億元,增長14.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

      四季度是傳統的外貿旺季,但今年外貿出現了“旺季不旺”的情況,主要是與外需疲弱導致訂單不足、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相關成本上升等因素關聯,同時也與我國局地疫情反彈、物流效率下降等有關。雖然外貿增長持續承壓,但總體看我國外貿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外貿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二、2022年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優勢依然穩固

      2022年受國內疫情反彈、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更趨復雜等因素影響,我國服裝行業先后面臨局部地區階段性停工停產、物流運轉不暢、原料價格波動等風險挑戰,生產經營情況有所波動。但2022年度我國服裝出口依然展現出韌性,保持住了出口優勢,生產環節在短暫受到影響后也得以較快恢復。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2022 年1~11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76.3億美元,同比增長4.5%(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7.1%)。其中,紡織品出口1369.3億美元,同比增長4.7%(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7.0%);服裝出口1607億美元,同比增長4.3%(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7.2%)。

      11 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43.9億美元,同比減少14.6%(以人民幣計同比下降5.6%)。其中,紡織品出口112.7億美元,同比下降14.8%(以人民幣計同比減少1.9%),自8月份落入負增長區間以來,降幅持續擴大;服裝出口131.2億美元,同比下降14.4%(以人民幣計同比減少5.4%),降幅較上月收窄1.6個百分點。

       從主要出口市場表現看,與上半年相比,今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出口(464.7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放緩2.5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461.4億美元,同比下降1.6%)增速大幅收窄12.5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402.7億美元,同比增長4.7%)增速則放緩8.5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170.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增速加快6.4個百分點。我國紡織業對RCEP區域市場出口紡織品服裝79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增速較上半年繼續提高0.3個百分點。近期,中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已共同宣布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同時還將不斷提升各成員方《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實施能力,這將有助于我國紡織行業進一步釋放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

      三、2023年展望及建議

      在經歷了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顯著下滑后,2023年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較大壓力,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將延續2022年的放緩趨勢,呈現溫和衰退,其中上半年依舊呈現波動態勢,預計下半年將有所好轉。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測算,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5%左右。2024年后,全球經濟有望回到低速增長的軌道。

      全球通貨膨脹率有望下降,但仍將高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受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地緣政治沖突等影響,世界貿易前景也難言樂觀。內需方面,2022年國內需求受疫情、地產偏弱等拖累明顯,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放開以及國家對地產的風險托底,預計內需環比將有所修復,但修復的空間仍受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收入下降以及陽性可能反復等影響;外需方面,盡管美國加息放緩,但美國通脹壓力持續,歐洲及其他國家仍存加息預期等宏觀對需求仍有負面影響,加上海外高成品庫存下預計補庫將放緩,因此,2023年紡織服裝出口仍存持續下行壓力。

      雖然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中國仍處于發展機遇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必須要調適心態,擁抱變化。對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1、風險防范,積極利用保險、擔保、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減低企業自身風險壓力;2、加大產品創新,加強原創設計與面輔料應用方面的創新與應用;3、向跨境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同時要重點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動行業向中高端升級; 4、用“工匠精神”做好產品,從設計、選材料、選工藝開始把產品做好;5、用好RCEP規則和國際通行規則,有效利用RCEP規則拓展國際市場;6、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高價值環節遷移,將產業鏈低價值環節遷移至成本更低的國家;7、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服裝業務發展模式,激活消費潛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宜阳县| 南乐县| 扬州市| 双流县| 高青县| 桃源县| 凭祥市| 庄河市| 江城| 扶风县| 治多县| 镇康县| 偃师市| 七台河市| 甘谷县| 临城县| 黄梅县| 格尔木市| 阿克苏市| 托克托县| 英德市| 青神县| 蓝山县| 宜昌市| 苍溪县| 滨州市| 扶绥县| 宽城| 深泽县| 田阳县| 天水市| 体育| 海晏县| 永城市| 湖北省| 高雄市| 类乌齐县| 秭归县| 大连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