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外貿開局平穩,趨勢向好
2022年,在地緣政治沖突、通脹高位徘徊、美聯儲大幅加息溢出效應等諸多外部因素的沖擊下,全球經濟復蘇受阻,金融市場發生劇烈動蕩。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957.2億美元,同比減少8.3%,降幅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值5063.0億美元,同比減少6.8%,降幅較上月收窄3.1個百分點;進口總值3894.2億美元,同比減少10.2%,降幅較上月擴大2.7個百分點;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至1168.9億美元。考慮匯率因素后,按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總額僅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同比增長0.9%,進口同比下降2.9%。
分地區看,1~2月我國對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按美元計價)繼續維持下降趨勢,對美國、歐盟、日本和英國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21.8%、-12.2%、-1.3%和-14.4%,對東盟出口仍是主要支撐,同比增長9.0%。
分商品來看,機電產品同比減少7.2%,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液晶平板顯示模組降幅較大,分別同比減少32.1%、25.8%、27.5%,汽車(包括底盤)出口同比增長65.2%,給出口提供有力支撐;服裝及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鞋靴、家具及其零件跌幅較大,分別同比減少14.7%、22.4%、11.6%、17.2%。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疲弱、全球金融穩定面臨挑戰,外需回落態勢短期內難以扭轉,或將拖累我國經濟的總體恢復力度。展望未來,各地陸續推出的促消費政策、央行降準和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等均有助于擴大內需、鞏固經濟回升勢頭,雖然國內大額耐用商品消費面臨壓力,但長期改善的確定性強。
二、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保持穩定恢復仍存在較大壓力和挑戰
1-2月,穩經濟政策措施進一步顯效,疊加疫情影響消退等因素,我國服裝行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加快,服裝內銷市場實現由降轉增的變化,市場活力持續回升。但是由于國際市場需求趨于減弱、訂單轉移等原因影響,我國服裝出口由正增長轉為較大幅度下降。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2023年1-2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82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1.6%,其中紡織品出口1324.1億元,下降15.9%,服裝出口1498.9億元,下降7.5%。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美元計:2023年1-2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08.4億美元,下降18.5%,其中紡織品出口191.6億美元,下降22.4%,服裝出口216.8億美元,下降14.7%。
總體來看,在內銷回升出口下降的形勢下,我國服裝行業生產、效益、投資等主要指標增速均呈現明顯的負增長態勢,行業保持穩定恢復依然存在較大的壓力和挑戰。
三、中美貿易摩擦對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形勢的影響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
作為外匯創收的重要行業,中國紡織服裝業在2022年出口規模再創新高,貿易順差突破3000億美元。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40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出口規模連續第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中國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紡織服裝出口國家。
過去二十年,美國一直是中國進口紡織品和服裝的最大單一市場。即使在特朗普政府發起中美貿易戰的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也保持了8%的年增長率,遠遠高于中國對歐盟和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出口增長速度。
從產品結構上看,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服裝和家紡,屬于紡織業的下游。由于美國國內紡織加工業規模過小,對紗線、面料等紡織業上游產品的進口依賴度較低。因此,貿易摩擦對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游產品上。
對美國來說,第三方國家很難完全取代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巨大市場規模和產業鏈集成優勢。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單一國家市場像美國一樣能夠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口產生如此巨大的需求。然而,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日益緊張,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的成本壓力;美國進口商的信用違約風險也可能增加。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向縱深發展,對中國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不僅會增加其出口障礙,而且還會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影響產業鏈的上游或下游環節。任何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外部沖擊都可能會產生系統性風險。
自2022年6月美國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生效以來,數據顯示,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已根據該法案扣留了3237批貨物,總價值高達9.61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居第一位,占被扣留總批數的50.3%、總金額的87.5%,紡織、服裝和鞋類居第二位,占被扣留總批數的19.5%、總金額的3.1%。被扣留的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產品價值總計2950萬美元,共計631批。被扣留的紡織品、服裝和鞋類貨物主要自中國和越南進口。其中,自中國進口占比45.5%;自越南進口占比45%;自斯里蘭卡進口占比5.5%;自印度尼西亞進口占比1.8%;自孟加拉進口占比1%。
近幾年在美歐等西方國家主導下,國際采購商訂單“去中國化”趨勢逐步顯現,美國所謂“涉疆法案”進入執法階段嚴重阻礙我國棉類制品進入國際市場;西方打壓的同時,國際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越南、孟加拉等國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紡織產業國際供應鏈領先優勢在后疫情時代有明顯削弱風險。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不僅擁有強大的規模和成本優勢,而且擁有其他國家難以突然替代的完整產業鏈配套體系。因此,即使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貿易制裁,似乎也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搞垮中國的紡織服裝業。
展望2023年,雖然全球通脹情況有所緩解,但仍將處于高位;金融條件收縮步伐放慢,美元加息或趨向緩和;受到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依然很大。2023年全球經濟將延續2022年的放緩趨勢,呈現溫和衰退態勢。與此同時,各國經濟走勢也將更加分化。發達經濟體經濟實現“軟著陸”的路越來越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好于發達經濟體。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歐元區經濟前景更趨黯淡,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有望回升。面對錯綜復雜的全球形勢,中國紡織行業的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仍存在較大風險與挑戰。
江蘇華瑞服裝有限公司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