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借勢興風,一些國家以標準認證等作為隱形貿易壁壘,阻撓雙邊貿易的正常開展,給全球貿易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近日,不少企業向記者反映,有些國外市場正加緊構筑“綠色壁壘”,打造貿易保護的“隱形高墻”。這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有形”的傷害。拆除“隱形高墻”僅靠供給側改革遠遠不夠,希望相關部門采取應對措施,保護企業利益,維護中國產品形象。
“隱形高墻”形成的“險灘暗礁”,不僅抬升了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無形中筑造了一道道壁壘,而且正在悄然改寫國際貿易規則,大幅削弱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乃至直接將產品排出市場。
江蘇檢驗檢疫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轄區工業品出口退運貨物數量和貨值同比分別減少12.67%和17.84%,但仍然高達6070批次、2.17億美元,相當于每天20多批次貨物被退回,貨值240多萬美元。
“作為企業,面對海關或客戶提出的標準要求,要么選擇照辦,要么選擇放棄市場。”向友魚表示,一個農殘檢測要花費2000多元人民幣,用時近10天。而且產品必須盡量少用農藥,使用有機肥,這難免會造成蟲害,使產量降低20%~30%。與此同時,大量的投入也使得“貴蕊”比普通茶葉價格高出15%~20%,隨著標準抬高,價格還得上漲?!捌髽I被逼走高端路線,如果做低端市場,可能難以抵擋嚴苛標準帶來的沖擊。”
于虹表示,公司為了應對標準等技術壁壘,專門成立了技術部門,密切跟蹤酒質量標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變化,嚴格控制配方、配料和工藝等,加大力度研發精釀啤酒等新品,但要繞過“險灘暗礁”皆屬難事。
分析人士認為,“隱形高墻”有違WTO非歧視等原則,本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中國要在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采取應對措施“拆墻”,維護企業利益,維護中國產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