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部分中小棉紡企業反饋,10月上旬以來國內棉紗詢價成交不足,紗布累庫率有所回升。除OE紗報價表現相對堅挺外,普梳紗、精梳紗、混紡紗報價均呈現振蕩回調,幅度多在200-300元/噸。由于50S及以上高支紗訂單缺乏,出于對占壓流動資金、回款偏慢及利潤率不高等擔憂,一些中型棉紡企業對短單、小單高支紗興趣不高,拒單現象時有發生。
安徽某棉紡企業表示,9月下旬以來廣東中山、佛山及江浙等地小型織布企業減停產比例上升,少數廠家在國慶節提前1-2天放假,節后尚未復工,牛仔布、毛巾及中低端床上用品企業開機率甚至下降至50%左右,因此OE紗、8S-26S環錠紡紗銷售也明顯減緩。
從棉花貿易商、加工企業報價看,目前河南、山東等內地庫2021/22年度“雙28”級新疆機采棉一口價集中在16000-16200元/噸(具體指標不同,有50-100元/噸差異),江浙、廣東等輕紡市場中高配C32棉紗的報價普遍在24500元/噸以上(100%新疆棉),因此紡企“紙面”利潤尚可。
河南南陽某棉紡企業表示,目前疆內2022/23年度“雙28”級新棉“預售”價大多在14200-14500元/噸(公重,交貨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使再加上800-1000元/噸的出疆運輸費,棉紡企業紡紗利潤也比較理想。當前最大的難題是高支高配棉紗訂單不足,而紡紗及織布企業、貿易商又沒有大量囤積棉紗的底氣,只能等待“時間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