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受高通脹、高庫存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持續處于疲弱態勢。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多重困難挑戰,中國對外貿易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外貿運行總體平穩,特別是近幾個月來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顯現。但企業仍需保持清醒和穩定,不能盲目樂觀,外貿發展形勢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和不均衡因素。
一、 外貿進出口平穩運行、積極向好
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的大環境下,我國外貿頂住了壓力,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平穩運行、積極向好,展現了我國外貿強大的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0.8萬億元,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6%,進口13.2萬億元,同比下降1.2%。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① 外貿規模穩中有增,9月創年內單月新高。從季度看,進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進出口分別為9.72萬億、10.29萬億、10.79萬億元;從月度看,9月當月進出口3.74萬億元,環比連續2個月增長,規模創年內單月新高。
② 民營企業進出口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6.34萬億元,同比增長6.1%,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3.1%。
③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好于整體。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4.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占進出口總值的46.5%。
④ 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0.26萬億元,同比增長3.3%,占出口總值的58.3%,較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
⑤ 大宗商品、消費品進口擴大。前三季度,我國能源、金屬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同比增加16.5%。
二、我國紡織服裝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逆風前行,頂住了外需不足、國際貿易環境不佳、傳統出口市場份額下降的重重壓力,積極開拓新興市場,苦練內功保護傳統市場,守住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基本盤,成果來之不易。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2023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599.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5%,其中紡織品出口7115.7億元,下降4.2%,服裝出口8484.2億元,下降2.8%。9月,紡織服裝出口1883.8億元,同比下降4.2 %,環比下降5.5%,其中紡織品出口836.9億元,下降1%,環比增長0.1%,服裝出口1046.9億元,下降6.6%,環比下降9.5%。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美元計:2023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231.5億美元,下降9.5%,其中紡織品出口1019.2億美元,下降10.3%,服裝出口1212.3億美元,下降8.8%。9月,紡織服裝出口262億美元,下降6.5%,環比下降6%,其中紡織品出口116.4億美元,下降3.4%,環比下降0.5%,服裝出口145.6億美元,下降8.8%,環比下降10%。
前三季度紡織品服裝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① 受低基數效應影響,9月紡織服裝出口同比降幅繼續收窄
2022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在7月達到332億美元的單月出口頂峰后,8-11月連續四個月下滑,2022年9月降至280億美元。受去年同期基數降低影響,本月紡織服裝出口同比降幅收窄至6.5%,相比上月縮小3.7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二個月收窄。10月和11月,去年同期基數繼續降低,降幅有望繼續收窄。
② 對美出口止跌回升,印度、埃及、土耳其等服裝制造國自我進口上升
9月,我國出口紡織服裝26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單一市場有47個。在這47個出口市場中,出口額同比上升的有美國、哈薩克斯坦、英國、印度、柬埔寨、埃及、伊拉克、以色列、土耳其和坦桑尼亞等10個國家。在四大傳統市場中,對美出口同比上升6.8%,是六個月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對東盟出口同比下降逾10個百分點,主要出口產品紗線面料降幅收窄;對歐盟出口延續跌勢,同比、環比均下滑,單月出口額降至30億美元以下;對日本出口最近三個月起伏較大,上個月降幅擴大至25%,本月降幅又大幅收窄至6.3%。四大市場美國、東盟、歐盟和日本占我出口的份額分別為16.53%、15.99%、11%和7.56%,四者合計約占我國出口的51.22%,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近3個百分點。四大傳統市場以外,本月我國對中亞五國出口額總體回落,對印度、埃及和土耳其等服裝制造國出口上升,對摩洛哥、多哥、塞內加爾等中等規模非洲國家出口上升較快。
③ 市場繼續回暖,四大類商品出口數量均增長,但價格復蘇尚需時日
9月,紡織品服裝市場繼續回暖,四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量繼上月后,再次全部上漲,漲幅分別為36.4%、4.4%、26.2%和8.7%。但出口價格在同比基數較大,以及出口競爭壓力下持續下降,本月四大類商品出口單價全部下跌,跌幅分別為20.1%、9.8%、14.3%和16.5%,降幅相比上月略微收窄。從1-9月數據看,紡織品累計出口額1021.8億美元,同比下降10.6%;服裝出口額1216.7億美元,同比下降9.3%。四大類商品中,紗線和面料出口額分別下降9.3%和10.9%;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額分別下降1.7%和9.6%。出口數量方面,紗線和家用紡織品分別上漲13.7%和4.7%,面料和針梭織服裝則分別下降2.4%和4.1%。出口價格方面,四大類商品全部下降,其中紗線跌幅最大,為20.4%,面料、家紡和針梭織服裝則分別下降8.7%、6.1%和5.7%。
④ 9月主要省市出口降幅收窄,浙江、山東和安徽出口同比上漲
9月,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和去年同期低基數因素的作用下,浙江、山東和安徽等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額同比上升,浙江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增長,山東、安徽止跌轉升,三省漲幅分別為3.1%、2%和0.3%。其他省份中,除廣東下降13.9%降幅擴大外,其他主要省市降幅收窄,江蘇、福建和上海分別下降5.8%、9.6%和7.2%。1-9月,全國31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中有10個省保持增長,其中新疆(29%)、廣西(53%)、四川(26%)、黑龍江(52%)、貴州(48%)增幅較大。排名前六的重點地區中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和上海分別下降5.8%、17.1%、13.8%、9.6%、20.2%和14.5%,降幅較上月略有縮小。
⑤ 9月紡織服裝進口額連續第三個月增長,紡織品進口增長21.6%
9月,紡織服裝進口連續第三個月增長,同比增長2.3%,主要由紡織品增長拉動。9月,進口紡織品11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紗線進口額6.3億美元,同比增長66.4%,進口量增長78.9%,棉紗線受國內外棉價倒掛、補庫需求帶動進口快速恢復,成為拉動整體增長的主要因素。面料和制成品進口額分別下降8.7%和12%。9月,進口服裝8.9億美元,同比下降14.6%,降幅較上月擴大6個百分點。其中,針梭織服裝進口額下降15.4%,進口量下降9.4%,單價同比下降6.6%。1-9月,紡織服裝累計進口159.8億美元,同比下降8.3%。其中紡織品進口86.1億美元,下降8.4%,服裝進口73.7億美元,下降8.3%。大類商品中,紗線累計進口額下降0.1%,進口量增長18.5%,進口單價同比下降15.9%。面料進口額下降17.9%,進口量下降9.1%,進口單價下降9.7%。針梭織服裝進口額下降6.4%,進口量下降12.3%,進口單價上升6.7%。
⑥ 市場供應相對充裕,國內棉價沖高回落
9月,我國進口棉花23.6萬噸,環比增長34.9%,同比增長165%。其中美棉進口量仍居首位,占比為45.4%;巴西排第二,占比21.6%;澳大利亞排第三,占比20.5%。進口均價每噸2090美元,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5%。1-9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09.7萬噸,同比下降24.7%;進口均價2190美元/噸,下降16.7%。化學纖維進口量升價跌,9月進口量同比上升8%,進口均價同比下跌15.6%。進口量前9個月累計下降7.3%,進口價格下降7.6%。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近期國內棉花市場供應充足,滑準稅配額逐漸下發至紡織企業,儲備棉銷售有序進行,國內棉價沖高回落,走勢弱于國際,內外棉價差縮小。
三、趨勢展望及建議
展望今年第四季度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具有以下積極因素:
一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步伐不斷加大,穩經濟、穩外貿政策加速落地將為紡織服裝出口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近期中美兩國高層交流和互動頻繁,對于雙方有效管控分歧,防止雙邊關系繼續滑落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兩國企業和市場帶來信心,有助于企業穩住老市場、老客戶。三是“一帶一路”八項舉措的出臺和落實將為出口市場多元化提供強大動力,有助于企業開拓新市場,開發新客戶。四是傳統市場,尤其美國市場經濟仍具韌性,核心通脹壓力減輕,非耐用品持續去庫存,進口需求有所恢復。
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不利因素仍然較多,主要體現在:第一美聯儲加息效應的不確定性;第二,美歐通脹率走勢的不確定性;第三,主要發達經濟體需求收縮的不確定性;第四,地緣沖突的不確定性;第五,全球化逆流下供應鏈、價值鏈重構的不確定性。我國服裝出口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也承受雙重壓力,一是主要市場外需持續下滑,二是我服裝占美西方市場份額加速下滑。
面對不好的外部環境,企業需要去沉淀自己,改造自己,以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企業需密切關注海外風險變化,盡可能的考慮到各種風險并謹慎的規避它們;企業應做好內控,保證現金流并多關注自己的客戶,多關注自己產品,不斷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外界環境變化多端,仍需密切關注海外市場的變化,多方了解并努力掌握國內、國際形勢和市場動態,抓住機遇,規避貿易風險,實現平穩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