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新高
2024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如通脹問題、地緣政治沖突等,但整體上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中國經濟憑借其強大的韌性和潛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6.1%。其中,出口12.13萬億元,增長6.9%;進口9.04萬億元,增長5.2%;貿易順差3.09萬億元,擴大12%。按美元計價,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98萬億美元,增長2.9%。其中,出口1.71萬億美元,增長3.6%;進口1.27萬億美元,增長2%;貿易順差4350億美元,擴大8.6%。上半年我國進出口主要有以下特點:
1、貿易規模再創新高,季度走勢持續向好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進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長7.4%,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別高2.5個、5.7個百分點,外貿向好勢頭得到進一步鞏固。
2、一般貿易、加工貿易、保稅物流進出口均增長
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2%,占我外貿總值的65%。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2.1%,占17.3%。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增長16.6%。
3、對東盟、美國、韓國進出口增長
上半年,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增長10.5%,占我外貿總值的15.9%。歐盟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下降0.7%,占12.8%。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增長2.9%,占10.8%。韓國為我國第四大貿易伙伴,與韓國貿易總值增長7.6%,占5.3%。同期,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7.2%。
4、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均增長
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1.2%,占我外貿總值的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0.2%,占我外貿總值的29.1%。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1.2%,占我外貿總值的15.6%。
5、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增長
上半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增長8.2%,占我出口總值的58.9%。同期,出口勞密產品增長6.6%,占17.1%。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5244.3億元,增長3%;紡織品4926.7億元,增長6.5%;塑料制品增長11.7%。出口農產品增長5.2%。
6、鐵礦砂、煤、天然氣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
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砂增加6.2%;原油減少2.3%;煤增加12.5%;天然氣增加14.3%等。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需要持續關注通脹走勢、國際貿易政策變動等關鍵因素。
二、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
今年以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4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紡織品出口增長3.3%,服裝出口與去年持平。按月度看,出口數據在經歷1-2月兩位數增長和3月下滑后逐步企穩,5月、6月同比恢復增長。目前,外部形勢復雜嚴峻,海外需求沒有完全復蘇,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2024年1-6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017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7%,其中紡織品出口4926.7億元,增長6.5%,服裝出口5244.3億元,增長3%。6月,紡織服裝出口1946.3億元,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4.9%,其中紡織品出口870.2億元,同比增長5.7 %,環比下降4.9%,服裝出口1076.1億元,同比下降1.8%,環比增長14.4%。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美元計:2024年1-6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431.8億美元,增長1.5%,其中紡織品出口693.5億美元,增長3.3%,服裝出口738.3億美元,同比持平。6月,紡織服裝出口2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 %,環比增長4.8%,其中紡織品出口122.5億美元,同比增長6.6%,環比下降4.9%,服裝出口151.5億美元,同比下降0.9%,環比增長14.3%。
三、下半年展望及應對措施
下半年展望,全球經濟復蘇態勢將為紡織服裝出口帶來新的增長點。但需警惕國際貿易摩擦的潛在風險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此外,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市場需求,企業應積極適應新常態,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及品牌建設等措施,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對措施及建議如下:
1、拓展多元化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強市場多元化戰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貿易風險。
2、加強市場調研,優化產品結構: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于品質和個性化的需求。
3、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加強品牌培育和推廣,提升品牌影響力。
4、數字化轉型: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生產效率、改善客戶體驗并擴大在線銷售渠道。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產業升級,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5、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實施綠色制造,提升產品可持續性。
6、加強行業合作與交流:企業之間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市場挑戰,同時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的溝通,爭取政策支持和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