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日本經濟比年初有所改善。在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負的情況下,二季度實現了0.7個百分點的增長,而國內消費是主要的動能。二季度,日本的出口出現2020年以來的首次萎縮,國內消費支出則恢復增長。在工資增長的同時,通貨膨脹依舊是影響日本居民實際購買能力的重要因素。
日本消費的改善主要受工資的推動。2024年6月,日本名義工資增速自2022年以來首次超過通脹。但扣除通脹因素后,實際工資水平仍與去年同期持平。由于日本勞動者的工資增長受獎金影響較大,而獎金通常在夏季后會有所減少。就業市場的供需關系也影響著勞動者的收入。2023年,日本汽車制造企業數據造假事件引起廣泛關注,造成大量車型的汽車召回。加之日本政府提高消費稅、供應鏈問題、半導體短缺以及零融資資金支持措施提前結束等因素共同作用,全年日本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破產企業數量達到35家,同比增長66.6%,創造了10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在傳統雇傭關系的約束下,日本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8月,日本經過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2.5%。但是,就業狀況對消費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作為日本經濟的重要力量,汽車制造企業的破產導致相關領域勞動力出現供過于求,失業率有上升壓力,加之企業利潤率的下降,減緩了工資增長的動能。8月,根據日本統計局的調查,日本兩人(含)以上家庭的人均消費支出為297487日元(約合1985.9美元),同比增長了1.5%,但扣除價格因素則出現了同比1.9%的下降。
日本的通脹率持續走高。8月,通脹率比上年同期上漲3%,比7月升高了0.3個百分點。9月,日本的通脹率再次降至2.5%。其中,新鮮食品和能源的成本分別上漲了7.8%和12%,推高了通脹水平。日本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并不高,8月為2%。伴隨日元升值,日本進口購買力增加,新鮮食品和能源帶來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
不過,日本的貨幣政策依舊面臨兩難困境,既來自金融層面,又需要兼顧國際貿易收支。一方面,為控制通貨膨脹需要加息;另一方面,保持和避免日元對美元的升值,保持日本出口競爭力又是日本政府的長期政策目標。日本央行自3月結束長達8年的負利率,并于7月將短期政策利率從0%-0.1%再次上調至0.25%。預計未來幾年,日本央行仍將利率提高至對經濟影響中性的1%-1.5%的水平。但是美聯儲已經開啟降息進程,且降息幅度達到50個基點。日本央行在9月的會議上維持了利率不變,但表示愿意后續將利率從0.25%提高至1%。日本新任首相也通常被認為是通脹鷹派。不過,其勝選后表示,利率尚未準備好進一步上漲。作為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強的國家,日本的國內市場供需關系受其國際貿易的發展影響較大。8月日本的進口價格指數比去年僅上漲了2.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的7月漲幅達到10.8個百分點。進口價格增長的放緩說明日本經濟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已經受到日元走強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年來采取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不再只關注自衛,計劃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這一標準與北約國家的目標相同。日本防衛省要求2025財年投入8.54萬億日元(約合570億美元)的國防支出,比上一財年的預算增幅高達10.6%。加之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軍事人員數量的增長受到限制,希望用裝備的升級加以彌補。國防支出將增加日本從外國(主要是美國)進口國防相關產品。日元如果走強,將有利于日本降低國防目標的實現成本。
日元走強對日本的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出口都產生了不利影響。旅游服務是日本服務出口的主要來源。今年年初,日元較為弱勢,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入境。伴隨日元走強,赴日外國游客的數量降至了2024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貨物貿易出口也不樂觀。日本的貨物貿易出口降至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汽車行業的不景氣是重要因素之一。雖然春季的停產對日本汽車生產造成的影響逐步緩解,但大量汽車制造商和車輛的數據造假事件嚴重影響了全球市場對日本汽車品牌的信心和購買意愿。日本汽車產量在6月和7月再次下滑,目前仍不及2023年12月的產量水平。受此影響,日本汽車對華、歐盟和美國的出口均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不過,日本的產業特點較為鮮明,日本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有著重要影響力,日本生產的設備和耗材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伴隨各國紛紛加力發展半導體制造產業,日本相關設備的出口旺盛。8月,日本半導體設備出口同比實現了55.2%的增長。
中日貿易互補性強且技術含量較高。日本海關數據顯示,日本9月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7%,進口增加了2.1%,從而導致月度逆差同比增長了386.1%。受國際經貿形勢影響,日本對華逆差同比增加了13.5%。中國是日本當月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國,對華出口同比下降了7.3%,占日本出口總額的16.7%,比對美國出口低3.8個百分點,比對東盟十國出口占比高2.6個百分點。中國是日本第一大進口來源國,9月的自華進口額同比下降了1.9%,占日本進口總額的23.1%,比排名第二的自東盟十國進口額占比高6.8個百分點。日本對華出口額最高的商品分別為機械、電子機械和化學品,占比分別為25.4%、21.7%和17.5%。其中僅半導體設備的出口占比就達到了12.9%。而自華進口額最高的是電子機械,占比達到32.4%。其中,電話的進口額就達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