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 10% 關稅的舉措,如巨石入水,在棉花相關產業激起千層浪。棉紡織品與棉服出口企業首當其沖,紛紛訴苦,稱其對美國市場的出口業務已陷入困境,訂單數量肉眼可見地減少,利潤空間也被無情壓縮。美國服裝品牌與零售商更是趁勢 “發難”,要求合同雙方共同分擔新關稅帶來的成本重壓,部分中國供應商無奈之下,只得同意各自承擔 5% 的關稅。若談判破裂,訂單減量甚至取消的陰霾便會籠罩;即便有美國采購公司暫且按合同行事,獨自扛下額外 10% 關稅,可從長遠看,后續訂單也大概率會流向東南亞等競爭對手處。
在此局勢下,眾人目光聚焦于新疆 2024/25 年度棉花消費。業內看法雖有分歧,但主流觀點認為影響在所難免,卻也無需過度渲染。一方面,早在 2022 年 6 月 21 日起,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就祭出 “禁令”,嚴禁進口任何涉新疆棉花的產品,逼得中國對美直接出口的棉制品企業另尋他路,只能以進口棉花、進口紗線作為紡織服裝生產原料,新疆棉花在對美出口鏈路中的身影愈發黯淡。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際貿易格局風云變幻,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棉制品市場份額如同退潮之水,不斷下滑。與之相對,東盟、“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卻似朝陽初升,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成為新疆棉制品出口的關鍵支撐力量。新疆棉花消費雖受美國關稅沖擊,但依托多元國際市場的拓展,仍有底氣在全球貿易舞臺上站穩腳跟,續寫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