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 20 日在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商業理事會活動上表示,受美國關稅政策沖擊,歐元區三季度經濟增速預計將進一步放緩。她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盡管世界經濟整體保持增長、歐元區經濟展現一定韌性,但這種韌性背后存在高關稅政策對經濟活動的 “扭曲效應”,且該效應的逆轉已開始拖累歐元區經濟。
拉加德解釋,今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的部分增長動力,源于進口商為規避美國后續關稅上調風險,提前加大庫存備貨,這種 “囤貨效應” 客觀上拉動了當時的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從行業看,歐元區對美國出口占比較高的領域受益明顯 —— 以制藥業為例,一季度該行業增速超過預期,便是這一短期效應的直接體現。
但隨著美國加征關稅政策正式生效,上述短期拉動效應正在消退,經濟增長的 “回調壓力” 已逐步顯現。拉加德明確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在二季度已清晰可見,結合當前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與企業活動數據,預計三季度這一放緩態勢將繼續延續,尤其是對美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可能面臨更明顯的增長壓力。
針對歐元區經濟未來的應對方向,拉加德強調,盡管美國仍將是歐洲重要的貿易伙伴,但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歐洲需充分發揮自身出口型經濟的傳統優勢,主動推動經貿關系多元化 —— 通過拓展與其他區域、國家的合作渠道,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少關稅等外部政策變動對經濟的沖擊,為歐元區經濟增長構建更穩定、更具韌性的外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