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季度服裝行業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0-01-17 作者:admin 瀏覽:8744次

      一、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2019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美國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全球經貿規則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也使我國發展面臨著復雜嚴峻的挑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仍然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而且處于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

      支撐2019年我國外貿平穩運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國內經濟穩。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國內經濟的平穩運行,為我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實現外貿繼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我國經濟整體韌性比較強。我國經濟擁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的空間,這種韌性在外貿領域同樣具備。

      三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2018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出臺了規模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負擔。這些政策出臺以后陸續落地見效,包括先后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自主降低了包括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取消部分藥品進口關稅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我國外貿發展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特點:

      一是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2019年一季度進出口值為7.03萬億元、二季度7.68萬億元、三季度8.26萬億元、四季度達到8.59萬億元。

      二是主要貿易伙伴位次發生變化,東盟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19年,第一大貿易伙伴仍然是歐盟,對歐盟進出口4.86萬億元,增長8%;對美國進出口3.73萬億元,下降10.7%;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整體增速7.4個百分點。

      三是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2019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3.48萬億元,增長11.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個百分點。

      四是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8.61萬億元,增長5.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個百分點。

      五是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機電產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

      六是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

      展望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貿易持續處于蕭條期,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多國匯率劇烈波動及地緣政治不穩,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這些因素也將抑制全球貿易增長。

      二、201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9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49.54億美元;2019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715.67億美元,同比下降1.85%;其中2019年12月我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39.478億美元;2019年1-12月我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513.676億美元,同比下降4.0%;紡織品出口的減少主要為服裝成衣出口的銳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海外市場環比回落,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下跌

      1、外貿出口紡織服裝企業受到一定沖擊。

      昔日靠人口紅利、低價走量帶來的高速增長,如今不再有效。通過自主品牌打造和智能化轉型,部分規模型出口紡企力圖找到新的競爭力。以前一提到外貿訂單,大家的印象都是量大、價格穩定。目前外貿訂單不僅數量上不去、價格也不穩定。紡織服裝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受制于人工成本。隨著國內生產經營成本的提升,國內企業失去了作為加工中心的優勢。目前,全球的紡織服裝制造正在加速從中國轉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等地,而匯率波動、貿易風險也增加了企業接單的顧慮,一直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紡織服裝業受到一定沖擊,不得不重返國內市場。

      2、外貿形勢仍顯疲態。

      目前,我國面臨著嚴峻的外貿形勢和不少制約因素: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主要出口市場需求回升的可能性較低,疲弱態勢短期內難以改善;產業競爭更加激烈,東盟及非洲、拉美等一些勞動力成本低洼地國家,正在進入和成為未來的紡織業制造基地,產業轉移和行業訂單外移,正在對我國紡織品貿易構成挑戰;國內成本不斷上升,我國紡織品原材料與人力成本逐漸上升,勞動力成本則接近東歐國家水平;我國紡織企業除了面對外部競爭外,還要面臨更多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

      二是大眾產品價格環比回落,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

      1、紡織品服裝出口利潤率環比下跌。

      中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較為嚴峻,出口利潤率環比下跌。主要出口市場歐、美、日等主要市場均下單不足,行業出口壓力難以徹底緩解。國內綜合成本上升的壓力難以緩解,棉紗和原材料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一些無產品優勢的中小企業在承接訂單時不惜進一步壓縮利潤,甚至“零利潤”接單。短期內國內市場紡織品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大眾產品將維持供應過剩、需求負增長的局面。

      2、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出口價格環比下跌。

      紡織品服裝是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一直以來在中國出口貿易中占很大比重。然而,受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大眾型外貿出口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唯有靠不斷的壓低價格取勝。1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已顯現不足,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大眾產品出口訂單價格下跌。

      3、大眾產品價格小幅下跌。

      紡織品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在海內外市場中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但普通的生產工藝和低廉的原輔料下生產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功能缺失,也是出口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受限于技術人才的缺失、資金成本的薄弱,大部分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時,生產制造工藝也無法跟上國內外的領先水平,由此生產出的紡織品大多存在著技術含量低、功能稀少、質量不高等問題,只能以中低檔市場為主攻目標,很容易受到國外經濟狀況和標準條款的約束。

      三、2020年服裝貿易出口預期及應對措施

      展望紡織服裝行業未來形勢,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矛盾疊加,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紡織行業出口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對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企業應多關注自己的客戶,多關注自己產品、技術、組織是否要升級。企業要轉方式、優結構、增動力,做高質量發展。無論未來形勢如何演變,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在市場上說話,我們能做的就是:冷靜思考,磨煉內功。要想生存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加大科技創新、做出自己的特色。形勢不好給人帶來壓力倒不失為一件好事,因為平時生意好,企業經營可能并不重視創新,但在現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需要認真考慮企業發展方向及路徑, 目前的環境最需要企業理清戰略走向,進一步練好內功,唯有做好確定性的工作,才會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渡過難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车险| 桦甸市| 桂东县| 土默特左旗| 澄江县| 江山市| 诸暨市| 新密市| 四川省| 永修县| 宁武县| 绥德县| 余庆县| 岑溪市| 阿合奇县| 麻城市| 城步| 江门市| 革吉县| 容城县| 永吉县| 和林格尔县| 兰西县| 定陶县| 邹平县| 公安县| 福州市| 崇礼县| 商丘市| 尚义县| 富民县| 怀集县| 石楼县| 安庆市| 福泉市| 巴马| 中阳县| 教育| 黄浦区|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