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外貿運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據海關數據顯示:
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按人民幣計:2021年1-3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9.2%,其中出口4.61萬億元,增長38.7%,進口3.86萬億元,增長19.3%。 3月外貿進出口3.02萬億元,增長24.0%,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增長20.7%,進口1.46萬億元,增長27.7%。
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按美元計:2021年1-3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03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6%,其中出口7099.8億美元,增長49.0%,進口5936.2億美元,增長28.0%。3月外貿進出口4684.7億美元,增長34.2%,其中出口2411.3億美元,增長30.6%,進口2273.4億美元,增長38.1%。
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突出特點:
一是增勢良好,好于疫情前水平。從同比看,以人民幣計(下同)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9.2%、38.7%和19.3%,進出口增速創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與2019年同期相比,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0.5%、22.5%和18.2%,也處于較高水平。
二是結構優化,對全球資源要素吸引力增強。深耕傳統市場成效明顯。對歐、美等傳統市場出口增長46.9%,拉動整體出口增速22.4個百分點。與新興市場貿易聯系更加緊密。東盟繼續保持我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1.4%。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加速發展,進出口占比提升2個百分點至17.8%。民營企業活力增強主體壯大。一季度新增備案的民營對外貿易經營者達4萬家,增長4.2%。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42.7%,拉動整體出口增速18個百分點。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游攀升,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1.7個百分點至60.3%。產業基礎更加穩固、自主發展能力增強。一般貿易出口增長43.4%,占比達60.3%。
三是質效提升,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擴大。出口附加值穩步提高。手機、家用電器、汽車、液晶顯示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單價分別上漲7.1%、4.5%、6%和5%。產業整合能力增強。有的工程機械企業搭建了專業工業品垂直跨境電商平臺,帶動全產業鏈產品出海。有的企業打造了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柔性供應鏈,將快時尚產品的出貨期從原先的7天縮短至3天,國際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
四是創新賦能,外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全面提升。多地在平臺建設、主體培育、業態模式融合、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扎實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展現蓬勃生機。一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46.5%,保稅維修、二手車出口等工作穩步推進。強鏈固鏈作用突出。一季度跨境電商綜試區新增100多個海外倉,平均面積1.5萬平方米,通過物流、營銷、國際合作模式創新,打造穩定高效的國際供應鏈,進一步暢通國內外要素流動。
一季度外貿“淡季不淡”,最根本的還是國際需求有所回暖和中國外貿產業強大供給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穩外貿政策的保障能力、外貿企業的創新活力、產業鏈供應鏈的配套能力形成的疊加效應,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就地過年”等階段性因素也拉高了進出口增幅。總的來看,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運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積極因素繼續增多。因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二、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據中國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實現快速增長,服裝出口增速超過紡織品。我國口罩等防疫用紡織品出口保持高位,服裝出口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恢復性增長態勢,國內穩定高效的紡織產業鏈、供應鏈仍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國際競爭力。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2021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233.3億元,增長33.8%,其中紡織品出口2068.1億元,增長30.6%,服裝出口2165.2億元,增長37.5%。3月,紡織服裝出口1220.6億元,增長13.2%,其中紡織品出口623.8億元,增長0.1%,服裝出口596.8億元,增長31.2%。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美元計: 2021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651億美元,增長43.8%,其中紡織品出口318.1億美元,增長40.3%,服裝出口332.9億美元,增長47.7%。3月,紡織服裝出口189.2億美元,增長22.6%,其中紡織品出口96.7億美元,增長8.4%,服裝出口92.5億美元,增長42.1%。
三、順勢而為 求變前行
當前,國際疫情蔓延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國際經貿環境復雜多變,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宏觀上看,面臨三大挑戰:首先,疫情仍是最大不確定因素,全球疫苗供應失衡,跨境貨物和人員流動依然受限;其次,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問題政治化直接影響國際化生產、供給和貿易能力,干擾國際貿易秩序;第三,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刻調整,不穩定性增加。微觀上看:外貿主體多重承壓;國際物流運力緊張、運費高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抬高企業綜合成本;部分地區招工難、招工貴問題也較突出。展望全年,預計外貿增速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不能盲目樂觀。
面對不好的外部環境,企業需要去沉淀自己,改造自己,以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對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應研判形勢,順勢而為,求變前行。企業應多關注自己的客戶,多關注自己產品,不斷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1、密切關注海外風險變化,盡可能的考慮到各種風險并謹慎的規避它們。
2、企業應做好內控,保證現金流。細化企業基礎管理,優化內部流程,加大企業文化建設,開源節流,提高生產效率,升級管理運營模式,提升企業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3、企業應充分利用新工具、新平臺、新技術挖掘市場需求,激活消費潛力。通過線上營銷與線下門店的有效互動,實現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及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銷售模式。
4、研究疫情后的時尚流行(健康、舒適、個性化、家居化、運動化),加強原創設計與面輔料應用方面的創新與應用。
5、關注RCEP:建議前期充分研究RCEP相關政策,為RCEP協定正式實施做好前期布局及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