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一季度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
2022年以來,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復蘇前景、國際地緣政治危機、貿易環境風險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加,我國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
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從季度數據來看,我國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延續了增長勢頭,連續7個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長,實現了“開局穩”。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韌性強、潛力大的特點,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
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95萬億元,增長13.9%,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3.2%,比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1.99萬億元,增長4.2%。一季度,我國對前五大貿易伙伴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8.4%、10.2%、9.9%、12.3%和1.8%,合計拉動進出口整體增長4.8個百分點。
助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外貿市場主體保持發展韌性。特別是跨周期調節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進一步激發了外貿市場主體的活力。一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43.2萬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1%,較外貿整體增速高3.4個百分點,拉動外貿增長6.6個百分點。
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出口1.64萬億元,增長16.2%;進口1.29萬億元,增長17.4%。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值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1.1%。
總而言之,一季度,我國的外貿進出口具體呈現五方面的特點: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二是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三是外貿經營主體進出口韌性足。四是主要大類產品出口保持較好態勢。五是機電產品、農產品進口平穩運行。
二、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對外貿易持續增長
2022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7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1.16%(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8.83%),紡織服裝出口實現良好開局。
1、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的詳細數據如下: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2022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599.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83%,其中紡織品出口2327.9億元,增長12.6%,服裝出口2271.9億元,增長5.2%。3月,紡織服裝出口1400.1億元,增長14.71%,其中紡織品出口750.9億元,增長20.38%,服裝出口649.2億元,增長8.78%。
紡織品服裝出口按美元計:2022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722.5億美元,增長11.16%,其中紡織品出口365.7億美元,增長15.1%,服裝出口356.8億美元,增長7.4%。3月,紡織服裝出口220.5億美元,增長16.78%,環比增長23.95%,其中紡織品出口118.3億美元,增長22.38 %,環比增長45.38%,服裝出口102.2億美元,增長10.91%,環比增長5.9%。
2、增長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東南亞地區產能持續恢復,對我紡織品需求進一步提升;2.歐美對服裝、家紡等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3.出口價格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及物流價格高企影響持續提升,對出口額增長起到關鍵作用。
3、大類出口產品和出口市場分析如下:
從大類出口產品看,今年前2個月,行業上游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較去年同期迎來較大漲幅,分別同比增長32.1%和24.4%。終端成品方面,紡織制品出口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服裝(含衣著附件,下同)出口增長6.1%。
從主要出口市場看,今年1-2月,我國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85.9億美元,同比增長3.6%。東盟為行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前2個月我國向東盟出口紡織品服裝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前2個月,我國對歐盟出口紡織品服裝合計77.2億美元,同比增長5.4%。日本市場方面,前兩個月我國對其出口紡織品服裝3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7%。
4月,國內紡織服裝重點產、銷地區疫情加劇,生產、物流受到嚴重阻礙,產業鏈安全遭受沖擊,預計在高基數影響下,4月出口回落的概率較大。
三、二季度預期及應對措施
2022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全球供應鏈受阻問題愈發突出,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貿易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行業整體外貿形勢愈加嚴峻復雜。奧密克戎變種正在全球演化蔓延,俄烏沖突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負面沖擊。隨著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刺激措施逐步減速,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也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49.5%,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落入收縮區間,顯示制造業景氣度大幅轉弱,預計行業出口貿易或將面臨需求收縮,二季度開始外貿壓力將明顯增大。
展望二季度,紡織服裝行業面對的外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的背景下,供應鏈不暢、市場需求走弱、終端零售環境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國際物流運費上漲、人民幣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均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我國服裝行業穩定恢復依然存在較大的壓力和挑戰。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不能盲目樂觀,仍需保持清醒和穩定,建議如下:
1、密切關注海外風險變化:嚴格按照進口國的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安全出口,將出口服裝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加強危機意識,不斷健全產品出口的監測預警機制,密切關注出口市場有效信息,提高對貿易摩擦的預見能力。積極利用保險、擔保、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減低企業自身風險壓力。
2、供應鏈管理建設:著力多途徑挖掘內外市場空間,有效整合產業鏈資源,加強供應鏈的開發與管理,做好一站式服務,維護好現有客戶,吸引更多的客戶,為未來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3、關注市場,加大產品創新:在消費群體上,重點關注青年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三胎政策帶來的消費市場空間,同時重視人口老齡化的相應消費需求;在產品創新創意設計上,注重先進技術、流行趨勢、多元文化、跨界融合等在產品設計的融合體現,滿足健康功能、自然舒適、時尚創意、環境友好等不斷升級的新消費需求;布局大健康產業領域,鉆研可持續產品和功能性紡織品的開發。
4、制造業轉型升級:利用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通過快速換模、單件流、智能制造等生產方式的創新實現制造業柔性化生產模式升級,實現快速開發、打樣和生產。
5、優化品牌銷售渠道:一是不斷完善線下門店、購物中心、百貨商超等零售渠道,提高消費者的購物便利性,全面提升購物體驗感,營造更開放的顧客互動氛圍;二是全面擁抱新零售,在推進傳統電商業務占比提升的同時,積極探索社交零售新渠道,通過B站、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當代青年人偏愛的新流量平臺,創建新奇有趣的互動內容,精準觸達不同的圈層人群,全渠道提供讓消費者驚喜的時尚商品。
6、RCEP為行業擴大對外貿易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建議相關企業積極把握RCEP優惠關稅安排帶來的規則紅利。
面對不好的外部環境,企業需要去沉淀自己,改造自己,開源節流,提高生產效率,以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在疫情中保持并提升服務品質,從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特殊時期建立起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