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度南京服裝行業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17-07-14 作者:admin 瀏覽:8647次

     一、 上半年全球經濟溫和復蘇  國內經濟穩中向好

     2017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繼續改善。發達經濟體總體復蘇平穩,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普遍回暖;新興經濟體中,中國和印度繼續引領增長。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我國進出口不僅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穩向好態勢,也創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增長21.6%,二季度增長17.9%。

     據海關統計,2017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1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同期(下同)增長19.6%。其中,出口7.21萬億元,增長15%;進口5.93萬億元,增長25.7%;貿易順差1.28萬億元,收窄17.7%。

     業內專家認為,上半年外貿高速成長,與五大因素密不可分:

     第一,外部需求回暖帶動出口數量增加,對出口總值的增長貢獻顯著。世界銀行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將由2016年的2.4%加快至今年的2.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也較年初有所上調,全球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助推我國出口數量增加8.9%。

     第二,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帶動進口量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6月份,我國官方制造業PMI為51.7,連續11個月在景氣區間。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刺激進口需求增加,上半年我國進口數量總體增加11.6%。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助推進口、出口增長。上半年,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我國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55%,原油上漲47.9%,銅上漲29.5%,煤炭上漲86.3%,帶動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2.7%。與此同時,進口價格上漲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出口價格上漲5.6%。

     第四,各項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應持續顯現,上半年以來,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市場開放和貿易促進力度不斷加大,給中國外貿帶來多項利好。對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回穩向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上半年是近年來我國外貿發展的“低點”,進出口總值僅為10.99萬億元,為2011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較低的基數相對“抬高”了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速度。

     總的看來,需求增加、價格上漲、政策效應、基數偏低等綜合因素推動了今年上半年外貿繼續回穩向好,增長的協調性在提升。下半年,外貿運行中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困難將長期存在;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貿易結構正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改善,新動能不斷積聚,回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展望下半年外貿形勢,黃頌平認為,“我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不發生大的風險情況下,經過持續努力,我國外貿進出口有望延續回穩向好的勢頭。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下半年進出口仍會保持正增長。”


     二、 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回穩向好

     2017年以來,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呈現緩中趨穩態勢,出口降幅逐步收窄。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1~5月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998.8億美元,同比增長2.1%,以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8.5%。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434.85億美元,同比增長2.35%;服裝累計出口額為563.95億美元,同比增長1.94%。內需方面,2017年1-5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5945億元,同比增長7.2%。另外,2017年6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08,均漲幅為0.07%,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平穩運行。

     2017年1-5月,全國服裝出口繼續下滑,出口563.95億美元,微降1.1%。

     1、對歐、美、日出口均有小幅下降

     2017年1-5月我國對傳統市場歐、美、日出口均下降。對歐盟出口降幅最大,出口116.8億美元,下降4.8%。對美國出口112.5億美元,微降1%。對日本出口61.8億美元,下降0.1%。

     此外,對中東出口45.9億美元,下降13.9%。對香港出口27億美元,下降13.3%。對東盟出口34.5億美元,下降9.9%。對拉美出口32.7億美元,增長20%。對非洲出口35.8億美元,增長3.1%。對俄羅斯出口22.1億美元,增長20.4%。對澳大利亞出口15.2億美元,下降4.5%。對韓國出口19.5億美元,下降2.2%。

     2、梭織服裝出口增長明顯,針織服裝出口持續下降

     2017年1-5月梭織服裝出口269.8億美元,增長7%。針織服裝出口211.6億美元,下降10.9%。毛皮革服裝出口81.4億美元,增長40.2%。按商品材質來看,棉制服裝出口206.8億美元,下降5%;化纖制服裝出口200.2億美元,下降4.4%;絲制服裝出口11.3億美元,增長265.1%;毛制服裝出口16.4億美元,增長105.4%。

     3、廣東服裝出口增長超10%,占全國27%份額

     2017年1-5月服裝出口前五大省市中廣東居首位,出口154億美元,增長10.5%。浙江出口100億美元,下降3.3%;江蘇出口85.2億美元,增長9.2%;福建出口46.7億美元,下降21.7%;山東出口40.4億美元,增長3.9%。

     據2017年上半年度財務數據,華瑞服裝貿易1—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是下降的。因此,我司仍需繼續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積極化解各種風險困難,努力確保全年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三、 下半年預期及應對措施

     下半年出口有望轉穩,出口形勢的預測還要多一份謹慎、樂觀。盡管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與廣為近年來最佳,但全球復蘇并不平衡,結構性強勁增長仍未出現,外部環境依然面臨不少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服裝行業(尤其是服裝出口)自身也存在著問題。我國的紡服行業生產以大量的加工為主,缺乏自主創新;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競爭力不強;同時,由于服裝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加上人民幣升值使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更是削減了企業的出口利潤。這些加劇了服裝企業(尤其是服裝出口加工企業)的困難。

     面對以上諸多制約因素,我們服裝加工出口企業要想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必須加強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升級。

     1、 苦練內功,紡織服裝企業應著力于加強自身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努力提高自身生產能力,積極應對紛繁變化的世界市場。

     2、 堅定地走科技創新之路,并不斷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深度融合,大力增強企業自身自主創新能力,。

     3、 加快推行品牌戰略,不斷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增強企業競爭力;

     4、 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推進產業升級,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向中高端產品市場進軍,通過智能制造進行的轉型升級可以大大提升生產率,同時在小批量、快時尚、加工復雜、附加值高的訂單中取得優勢。

     5、 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利用新契機,努力達到雙贏。加強供應鏈的開發與管理,做好一站式服務,吸引并維護好更多的客戶。

     總之,服裝出口企業應深刻分析和認識加入WTO后有關服裝業的貿易規則,把握發展大趨勢,著眼未來,發掘和提高自身優勢,著力于中長期核心競爭力的塑造,以技術創新為基點推進創新發展,以智能制造為方向推進精益發展,更加主動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以實現大跨步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温州市| 长寿区| 福鼎市| 泰来县| 长丰县| 蕲春县| 柳林县| 杭州市| 九龙县| 东宁县| 棋牌| 承德县| 进贤县| 安岳县| 江达县| 武鸣县| 贵阳市| 罗山县| 屯昌县| 吉首市| 江源县| 临高县| 新竹县| 剑河县| 凤城市| 鱼台县| 巴东县| 廊坊市| 乐东| 连城县| 靖宇县| 青冈县| 福建省| 宁远县| 宜昌市| 北宁市| 睢宁县| 社旗县| 贵溪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