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季度服裝行業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17-10-17 作者:admin 瀏覽:8721次

     一、   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國內經濟穩中向好

     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出現向好跡象,主要經濟體通縮狀況趨于緩解,市場信心逐步改善,全球貿易有所恢復。我國外貿扭轉過去兩年連續下滑勢頭,實現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轉換加快,回穩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進出口數據顯示,9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較8月明顯回升,并創下近三個月來的新高。2017年1~9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貿易順差2.03萬億元,收窄17.7%。具體而言,我國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達1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6%,比去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國際市場需求總體回暖;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環比均明顯增長,表明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向好發展態勢得到延續,增長的質量效益在提升。據統計,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國外貿同比分別增長21.5%、17.5%和11.9%,三季度同比增速較二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盡管有所回落,但三季度進出口仍屬于較高水平,基數抬高的客觀因素是造成三季度同比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三季度進出口值7.18萬億元,環比今年二季度增長3.5%,三季度進出口規模刷新了季度進出口規模最高紀錄。

     對于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向好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第一,國際環境總體向好。今年以來,歐盟、美國經濟延續復蘇態勢,日本經濟也有所好轉。新興市場中,俄羅斯、印度經濟走勢也以擴張為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比2016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向好帶動需求回暖,為我國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第二,國內經濟穩中向好,質量效益提升,帶動進口量持續增加。今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國內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3.2個百分點。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實體經濟經營改善,明顯拉動了進口,比如剛才通報的原油、鐵礦砂、大豆等進口量都較快增長。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助推進口、出口增長。前三季度,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我國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38.4%,原油上漲33%,銅上漲29.2%,煤炭上漲75.4%,帶動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0.6%,進口價格上漲對進口總值的拉動貢獻率達到52.5%。與此同時,進口價格上漲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出口價格上漲4.8%,對出口總值的拉動貢獻率達到41.5%。

     第四,“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對外貿進出口整體向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的穩步推進,為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前三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0.1%,高出同期我國進出口增速3.5個百分點,對整體向好貢獻明顯。

     前三季度,除了增速亮眼之外,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在結構優化,產品優進優出方面取得良好進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例如,從貿易結構來看,貿易方式更趨合理,貿易規模穩中有增,進出口結構持續優化;其次,在產品優進優出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在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國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9.4%,仍然具有較好的競爭優勢。同時,部分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也保持良好增勢。在進口方面,能源資源性產品進口穩定增長,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較快增長。上述這些資源性、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增長,將持續推進國內創業創新、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展望四季度,外貿運行中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不利因素包括國際市場仍存不確定性、四季度基數抬高、國際競爭激烈等。不過,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新興市場開拓有力等也為我國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黃頌平認為:“我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不發生大的風險事件的情況下,經過持續努力,預計四季度進出口總值將繼續增加,今年全年外貿進出口有望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二、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整體形勢依然向好

     紡織服裝單月出口在經歷連續5個月增長后,8月再現負增長,但降幅不大,且出口額仍保持擴張態勢,環比實現增長,出口整體形勢依然向好。9月紡織服裝出口238億美元,同比增2%。其中,紡織品、服裝及其附件出口分別同比增11.58%、降2.99%,自年初以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持續小幅回暖,其中紡織出口表現優于服裝。

  受到國際市場需求有所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較上年有明顯改善。據我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754.69億美元,同比增長0.8%。其中,我國紡織品出口721.01億美元,同比增長2.0%;服裝出口1033.68億美元,同比增長0.01%。總體來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的勢頭繼續保持。   

     國際市場競爭仍較激烈。據美國海關統計,2017年1~7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206.97億美元,占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的34.81%,占比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0.69個百分點;據歐盟海關統計,2017年1~6月,歐盟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173.16億歐元,占歐盟從盟外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31.32%,占比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0.43個百分點;據日本海關統計,2017年1~7月,日本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13059.66億日元,占日本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的59.83%,占比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可見,在重點國際市場,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仍較激烈,競爭壓力仍然較大。

     三、   把握機遇  重塑企業競爭力

     盡管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與廣度為近年來最佳,但全球復蘇并不平衡,外部環境依然面臨不少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服裝行業(尤其是服裝出口)自身也存在著問題。我國的紡服行業生產以大量的加工為主,缺乏自主創新;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競爭力不強;同時,由于服裝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加上人民幣升值使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更是削減了企業的出口利潤。這些加劇了服裝企業(尤其是服裝出口加工企業)的困難。

     對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應研判形勢和自我剖析,立足自身,把握機遇,積極轉型重塑企業競爭力。盡管目前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困難很多,但也應看到我們的紡織服裝發展仍具備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條件。

     一是對外開放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或給紡織服裝行業帶來了新機會,服裝出口企業可以向成本更低的他國轉移生產基地,同時利用好當地出口關稅優惠,為國內生產基地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二是企業抓住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整合海外市場資源和設計創新資源,提高技術含量,提升發展質量。企業通過更高的自動化、更高的成本效益來滿足客戶更高的需求,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通過掌握話語權來爭取市場主動權。服裝出口企業還是應不斷加大創新投入、重構核心優勢、緊貼消費市場,順應形勢,積極轉型。

     三是互聯網+時代或給紡織服裝行業帶來重大機遇,國家大力推進紡織行業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企業應抓住機遇提升行業協同創新、精準制造、精細管理的水平,優化供應鏈,推動紡織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

     互聯網+時代,C端用戶的需求發生變化,促使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產平臺出現。定制化服裝開始走俏,這就對服裝行業的快速反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從原來的大批量、單款式的生產模式改變為小批量、多款式的操作模式。這也就是所謂的“柔性供應鏈”,它具有足夠的彈性,產能可根據市場需求快速作出反應;它不僅能幫助服裝品牌商抓住流行趨勢增加銷售機會,更能幫助消滅庫存積壓風險。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對于服裝行業來說,關鍵問題還在出口企業練好內功,行業自身將供應鏈更好地整合優化,在保證出口平穩的基礎上,要把重心放在穩定出口市場份額和優化行業出口結構上;服裝制造業的企業家們更應該堅定初心,為客戶提供價格最低的放心省心的“服裝柔性供應鏈服務”,為消費者提供質量信得過的服裝產品,以尋得更好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卢氏县| 海南省| 慈溪市| 长汀县| 罗江县| 伽师县| 河曲县| 哈尔滨市| 共和县| 新邵县| 时尚| 曲沃县| 鹿邑县| 南城县| 华蓥市| 麻城市| 武川县| 东港市| 逊克县| 盐源县| 虞城县| 左权县| 大荔县| 无棣县| 靖远县| 密云县| 婺源县| 泸定县| 吐鲁番市| 长宁区| 衡山县| 油尖旺区| 普宁市| 土默特左旗| 黎城县| 延长县| 岳普湖县| 木里| 绵阳市|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