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紡織服裝行業公平貿易工作站2022年前三季度綜合預警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2-10-18 作者:admin 瀏覽:9062次

      2022年以來,在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的背景下,國內生產企業展現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良好增長;但企業仍需保持清醒和穩定,不能盲目樂觀,外貿發展形勢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和不均衡因素。

      一、三季度綜合預警數據分析

      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483.5億美元,同比增長9.1%(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10.4%)。其中,紡織品出口1143.3億美元,同比增長8.7%(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9.7%);服裝出口1340.2億美元,同比增長9.4%(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11.1%)。

      1、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情況

      據中國海關統計, 2022年1-8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203億美元,增長11 %,其中紡織品出口1022.7億美元,增長10.2%,服裝出口1180.3億美元,增長11.6%。8月,紡織服裝出口309.76億美元,增長2.9%,環比下降6.8%,其中紡織品出口124.9億美元,下降0.2%,環比下降8%,服裝出口184.86億美元,增長5.1%,環比下降5.9%,與7月18.5%的增幅相比明顯放緩。

      ? 針織服裝出口量價齊升,梭織服裝價格大增

       1-8月,針織服裝出口5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出口數量148.8億件,同比增長7.5%,出口價格同比增長9.8%。梭織服裝出口499.2億美元,同比增長18%,出口數量87.3億件,同比下降1.1%,出口價格大幅增長19.3%。衣著附件出口109.1億美元,同比增長22.4%。價格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高附加值品類服裝出口增長、低附加值產品訂單轉移、跨境電商出口放緩等。

      受6月21日美國“涉疆法案”正式實施的影響,8月,棉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出口分別下降8.5%和5.8%,化纖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出口則分別增長7.5%和19.3%。8月,對美國出口棉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分別下降26.5%和19.7%,對美出口化纖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分別增長26.9%和35.4%。

      ? 戶外、通勤類服裝出口快速增長

      戶外、運動、社交、通勤類服裝出口保持快速增長。1-8月,大衣、防寒服出口同比增長39.9%,連衣裙、襯衫、毛衫、運動服/泳裝出口分別增長20.6%、38.3%、24.8%和23.1%。圍巾、手套、襪類等衣著附件出口增幅均超20%。居家類服裝由于去年出口基數較大,且今年需求減少,增長明顯放緩,內衣、睡衣、胸衣出口增速在10%左右。

      ? 8月當月對美出口由增轉降,對日本出口反彈

      1-8月,我對主要市場美國、歐盟、東盟、日本服裝出口分別為279億美元、243.5億美元、99.8億美元和9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9.1%、31.4%和1.2%。在RCEP生效實施的利好作用下,中國對東盟出口在世界經濟復蘇放緩的背景下逆勢上揚,服裝出口保持超30%的增長率,東盟超過日本成為我國第三大服裝出口市場。

      從主要出口地區來看,1-8月,對拉丁美洲出口大幅增長31.5%,對非洲出口下降1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16.7%,對RCEP成員國出口增長14.5%。從主要單一國別市場來看,對韓國、英國、澳大利亞出口分別增長9.2%、1.1%和21.2%;對加拿大、俄羅斯出口分別下降7.9%、23.5%。

      從當月出口情況看,8月趨勢出現較大轉折。對美國出口出現較大降幅,對歐盟出口增幅明顯放緩,對日本和東盟出口則增長較快。自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對美國單月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8月對美國出口由增轉降,降幅為11.1%。對歐盟8月當月出口增長僅為5.4%,較上月30.4%的增幅明顯放緩。對東盟出口今年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8月增長35.7%,遠高于平均增幅。對日本出口自今年二季度開始由負轉正,增幅逐漸提高,8月增長13.8%。

      ? 浙江出口領跑,廣東下降明顯

      1-8月,浙江服裝出口243.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5.4%,遠超全國出口平均增速,占全國服裝出口份額超過20%。廣東居第二位,出口下降6.6%,較上月降幅繼續擴大。江蘇、山東、福建和上海分列第三至六位,同比分別增長12.3%、18.5%、1.6%和11.5%。新疆、江西和湖南等中西部地區出口增勢迅猛,同比分別增長81.1%、49.1%和63.1%,河北、廣西、山西服裝出口降幅較大,下降40%左右。

      從8月當月服裝出口情況看,主要出口省市增速明顯放緩或出現下降。浙江8月出口增幅僅3.8%,與上月34.6%的增幅相比明顯放緩。山東、上海出口增幅也較上月放緩,分別增長2.1%和6.5%。江蘇、廣東、福建單月出口下降,降幅分別為0.7%、16.9%和14.8%。新疆單月出口同比大幅增長123.8%,單月出口額超過福建和上海。

      ? 在美國、加拿大市場份額下滑,在日本、英國份額有所回升

      1-7月,中國占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6月數據)服裝進口市場份額分別為23.2%、27.8%、24.4%、54.4%、30.2%、32.5%和61.5%。中國在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市場份額同比分別減少4.6、0.3和4.6個百分點,在日本、英國、韓國和澳大利亞市場份額同比分別增加0.7、4.6、1.2和1個百分點。

       2、國際市場情況

      ? 主要市場進口持續增長

       各國普遍從疫情中解封,進口需求尚保持韌性。1-7月,國際主要市場中,美國、歐盟、英國、韓國、加拿大服裝進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7.2%、15%、18.9%、19%和12.7%。1-6月,澳大利亞服裝進口實現6%的平穩增長。

由于上半年歐元、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導致以美元計歐盟和日本進口增幅收窄或下降。1-7月,日本服裝進口以美元計雖然下降3.6%,但以日元計仍增長11.3%。歐盟服裝進口以歐元計增長27.7%,遠高于以美元計15%的增幅。

      ? 主要供應國出口增勢強勁

       1-6月,越南服裝出口17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長14.7%。1-7月,土耳其服裝出口1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對歐盟出口增長15.9%。1-7月,全球主要市場自孟加拉國進口服裝達253億美元,同比增長43.2%,歐盟、美國、英國自孟加拉進口同比增幅分別為42.8%、53.8%和51.7%。

      1-7月,越南、印度在美國市場份額同比分別增加2和1.5個百分點,孟加拉在美國、歐盟市場份額同比分別增加2.1和4.2個百分點。

      我國服裝出口面對諸多國內外不利因素,仍保持了較快增長,這一方面表現出國內供應鏈強大的韌性,另一方面也源于去年全球疫情影響下國外補庫存、訂單回流引發的滯后效應。

      3、貿易救濟案件跟蹤

      截至2022年8月底,我紡織服裝共遭遇國外發動的13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涉案金額達20多億美元。

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數量繼2020年達歷史峰值后呈現回落趨勢,共遭遇13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下降40%;涉案金額20.85億美元,同比下降23.6%,分別為韓國、印度、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秘魯6個國家發起的反傾銷、反規避和保障措施調查,涉及聚酯全拉伸絲(FDY)、粘膠短纖、PU革、聚酯紗線、聚氨基甲酸酯浸漬的紡織品等產品。其中,原審新立案件4起(3起反傾銷和1起保障措施)、日落復審7起、反規避2起。從以往案件看,紡織服裝貿易救濟案件涉案金額多在數千萬美元。近年來,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國對國內產業保護力度加強,貿易救濟調查力度呈加大之勢。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遭遇的4起原審案件涉案金額均高達數億美元。

  中國是土耳其最大的進口來源國。據GTF數據,2018年-2020年,土方分別從中國進口紡織服裝產品19.5億美元、19.4億美元和15.8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額的24.1%、25.6%和23.5%。為保護國內產業,土耳其持續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頻繁啟用反規避調查。截至目前,土耳其共對中國發動54起貿易救濟調查,包含反傾銷(包括原審和復審在內)41起。

韓國也更加注重對國內產業的保護。自2005年首次對中國彈力絲(DTY)啟動反傾銷調查以來,韓國共對中國紡織服裝發動6次貿易救濟調查,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4年,涉案金額較小(44萬~440萬美元),主要針對DTY和定向聚酯紗線(POY)產品。時隔7年之久,2021年1月韓國對自中國進口的FDY展開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4.6億美元。2022年1月6日,韓國調查當局正式發布終裁公告,決定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

印度是中國重要的粘膠紗線出口市場,印度也是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在實踐中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的裁決結果都比較苛刻。

面對貿易救濟調查,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傾銷或補貼抗辯(從單個企業角度證明產品出口價格并未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出口價格進入目標市場)和行業無損害抗辯(從行業角度證明調查國國內產業不存在損害,或者進口產品與其國內產業損害或損害威脅之間無因果關系等)進行應訴。其中,企業單獨傾銷抗辯通常會取得單獨稅率。企業可以通過聯合進口國下游進口商形成同盟,利用好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向進口國決策部門施加壓力。

企業應訴與否對后續的出口影響十分明顯,企業應積極參加行業抗辯和自身抗辯,增加勝算可能。

      二、趨勢展望

      當前歐美深陷高通脹惡性循環,為應對通脹,美歐大幅加息進一步推高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俄烏沖突、貿易摩擦及供應鏈不穩等因素疊加,嚴重削弱全球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帶來負面影響。

      紡織服裝的出口增速在8月踩了剎車,減少了14.7個百分點。海外消費市場疲軟、東南亞分流訂單,外貿企業已經感受到了訂單的異常。8月份是全球紡織行業的淡季末端,以往從8月中旬開始,企業就需要陸續啟動旺季的備貨,但是今年不僅我國國內企業備貨不積極,東南亞、南亞的紡織服裝企業也普遍遭遇歐美客戶的砍單,經營面臨困境。

      預期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紡織服裝行業可能遭受因需求不足而帶來產能利用率下降的影響,全球性的通脹壓力將會持續,企業盈利將繼續承壓。與此同時,企業還需要面對以下風險因素:

      ① 國外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局部反彈可能對國際市場復蘇形成沖擊;

      ② 一些國家將貿易問題政治化,加大了外貿企業面臨的產業鏈供應鏈風險;

      ③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加大紡織原料等前端產品采購風險;

      ④ 貿易摩擦、匯率波動等因素也對后勢造成影響。

      三、風險應對措施

      外界環境變化多端,企業仍需密切關注海外市場的變化,多方了解并努力掌握國內、國際形勢和市場動態,抓住機遇,規避貿易風險,具體建議如下:

      1、密切關注海外風險變化:嚴格按照進口國的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安全出口,將出口服裝的風險降到最低。加強危機意識,不斷健全產品出口的監測預警機制,密切關注出口市場有效信息,提高對貿易摩擦的預見能力。積極利用保險、擔保、銀行等保險金融機構和其他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相關業務保障,減低企業自身風險壓力。

      2、供應鏈管理建設:著力多途徑挖掘內外市場空間,有效整合產業鏈資源,加強供應鏈的開發與管理,做好一站式服務,維護好現有客戶,吸引更多的客戶,為未來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3、關注市場,加大產品創新:在產品創新創意設計上,注重先進技術、流行趨勢、多元文化、跨界融合等在產品設計的融合體現,滿足健康功能、自然舒適、時尚創意、環境友好等不斷升級的新消費需求;布局大健康產業領域,鉆研可持續產品和功能性紡織品的開發。

      4、優化品牌銷售渠道:全面擁抱新零售,在推進傳統電商業務占比提升的同時,積極探索社交零售新渠道,通過B站、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當代青年人偏愛的新流量平臺,創建新奇有趣的互動內容,精準觸達不同的圈層人群,全渠道提供讓消費者驚喜的時尚商品。通過充分地對國外市場的調查和研究分析,積極開拓國際營銷渠道。

      5、建議企業學好用好RCEP規則和國際通行規則,有效利用RCEP規則拓展國際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七台河市| 根河市| 岫岩| 丁青县| 信阳市| 蕲春县| 弋阳县| 怀远县| 洞头县| 镇雄县| 宣化县| 修水县| 海门市| 噶尔县| 全椒县| 珠海市| 乌拉特前旗| 双城市| 溆浦县| 环江| 尼玛县| 微博| 伽师县| 岳池县| 霍林郭勒市| 平陆县| 宝兴县| 浏阳市| 留坝县| 抚松县| 秦安县| 龙州县| 方城县| 明溪县| 定兴县| 宝清县| 清丰县| 钟山县| 思茅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