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貨幣政策具備充分條件堅持 “以我為主”,下半年海外貨幣政策調整對我國貨幣政策自主性的影響有限。
我國貨幣政策有條件堅持 “以我為主”
下半年,盡管海外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存在不確定性,我國貨幣政策仍能以 “對內優先” 為核心,保持操作獨立性。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半年重啟降息,但節奏與路徑尚不明確。中國銀行研究院全球經濟團隊主管熊啟躍分析,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赤字攀升將推動降息,而通脹壓力則構成掣肘;歐洲央行或因美國加征關稅沖擊及財政赤字壓力適時降息;日本央行在輸入型通脹壓力下,大概率溫和加息。
對于海外政策調整是否影響我國貨幣政策,受訪專家一致認為 “影響有限”。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我國貨幣政策松緊主要取決于國內增長、就業和物價穩定,而非跨境資本流動或海外政策。他進一步分析,若美聯儲降息,理論上可為我國貨幣政策提供更大空間,但最終是否調整仍基于國內經濟狀況;即便美聯儲降息延后,我國若有需求也會 “該出手時就出手”,且可通過外匯儲備干預、資本流動管理等工具應對匯率壓力,無需過度依賴利率政策。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當前人民幣匯率主要受國內經濟基本面牽動,與境內外利差關聯性較低。這得益于我國已建立 “宏觀審慎 + 微觀監管” 的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有效控制了套利性大規模資金流動;同時監管部門調控工具箱持續優化,有能力防范匯率超調風險,無需過度擔憂海外政策對人民幣匯率及國內貨幣政策的沖擊。
穩增長為穩匯率提供關鍵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 2025 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提出 “保持匯率彈性,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受訪專家認為,宏觀政策發力穩增長,將成為穩匯率的最大確定性因素。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頂住復雜形勢壓力,運行平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近期表示,國內基本面持續向好為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基本穩定奠定堅實基礎,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競爭優勢,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
王青判斷,穩匯率仍是下半年宏觀政策重要目標,國內政策將保持穩增長取向,通過財政加力、貨幣寬松及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充分對沖外部波動,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關鍵支撐。在經濟基本面支撐與穩匯率工具保障下,人民幣匯率韌性將延續,美聯儲降息節奏對其影響有限。
管濤建議,應保持匯率雙向波動彈性,發揮其吸收內外部沖擊的 “減震器” 作用,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更好服務國內經濟目標。
強化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
歷史經驗顯示,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易引發國際資本流動波動。受訪專家建議,我國需繼續強化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與預期引導。
熊啟躍認為,美歐貨幣政策趨于寬松可能推動國際資本回流中國,對資本市場形成支撐,但也會使跨境資本流動更趨活躍,短期投機資金比例上升,加劇股、債、匯市場波動。
王青則表示,下半年美聯儲大概率溫和降息,歐、日央行政策走向已被市場消化,國際資本流動波動性將趨于緩和,對新興經濟體沖擊有限。他建議,面對外部經貿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國需密切監控跨境資金流動,平衡好外匯領域高水平開放、支持實體經濟與防范外部風險的關系。